3月15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正式实施。针对消法修改前后的变化亮点,日前,北京市一中院法官为市民一一解读新法亮点,提示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维权。
亮点一:商业欺诈三倍赔偿
修改前:商业欺诈,消费者仅获一倍赔偿
修改后:可获三倍赔偿,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两倍以下惩罚性赔偿,同时增设精神损害赔偿
解读:梁睿法官指出,新消法加大了惩罚性赔偿的力度。经营者若存在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死亡或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的,还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所受损失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此外,新消法还增设了精神损害赔偿,即当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亮点二: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
修改前:能否退货,得看国家对此是否有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是否有约定
修改后:网络、电视、邮购等方式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解读:张家华法官介绍,新消法的一大亮点,就是赋予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但消费者需要为“反悔”埋单,承担退货运费。按照国际惯例,这七日在业内叫冷静期或反悔期。为了平衡经营者的利益,法规也限定了四种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情形: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张家华提醒,无理由退货并不意味着无条件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
亮点三:新车半年内出问题 商家负责举证
修改前:汽车等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服务,半年内发现瑕疵惹争议的,须由消费者负责举证
修改后:举证责任颠倒,从消费者变为经营者
解读:张家华法官介绍,消费者维权难在举证,尤其是针对大型、精密、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对此,新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惹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