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未成年偷盗被抓怎么判?

律师事务所 2023-10-25    人已阅读
导读: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处罚,也是有区别的。接下来就让律师事务所的法务带您多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未成年偷盗被抓怎么判?

  首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其次,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最后,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原则上不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偷盗被抓怎么判?

  未成年偷东西怎么处理?

  未成年偷东西的,派出所需要按照盗窃金额等情况以及未成年人具体的年龄确定如何处理,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未成年偷东西的金额未到当地盗窃罪最低立案标准,且无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但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盗窃行为的规定进行治安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偷东西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2、未成年偷东西的金额达到当地盗窃罪最低立案标准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形的,构成盗窃罪,按照《刑法》对盗窃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构成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构成盗窃罪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官网400电话进行咨询:400-6686-166,或者到大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律师事务所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