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被判缓刑者是否享有除名权,即消除犯罪记录?

律师事务所 2024-03-26    人已阅读
导读:在法律体系中,被判缓刑的人员在完成缓刑期后,并不自动享有消除犯罪记录的权利,通常被称为“前科消灭”或“刑事记录封存”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法律规定有特殊的处理方式。

被判缓刑者是否享有除名权,即消除犯罪记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在缓刑期间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或者监管规定,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犯罪记录会被消除。一旦有犯罪行为并被法院判决,就会留下犯罪记录,这部分记录通常会被公安机关保存,并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就业、出国等事项。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缓刑期内是否可以申请临时外出工作?

刑事法律体系中,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即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特定条件,法院可以决定对其暂缓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社区矫正。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如定期报到、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等。

关于缓刑期内是否可以申请临时外出工作,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社区矫正机构的具体规定和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如果外出工作不会影响社区矫正,且能够保证犯罪分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并完成社区矫正任务,理论上是可以申请的。外出工作的地点、时间和性质可能需要得到社区矫正机构的批准。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务工、学习、就医或者其他原因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超过一个月。”

以上规定表明,缓刑人员的外出活动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有一定的限制是否可以申请临时外出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缓刑人员在社区矫正中应履行哪些义务?

缓刑,又称暂缓执行刑罚,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 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需要参加社区矫正,接受教育改造。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缓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除了上述基本义务外,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规定,履行以下义务:

1. 定期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接受监督管理;

2. 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3.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规定,如离开居住地未报批、不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

4. 如有变动情况(如工作、住址等),应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

5. 配合进行心理矫治和社会适应性帮扶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二条

以上分析表明,缓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监督,还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活动,以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违反这些义务可能会导致缓刑被撤销,重新执行原判刑罚。

被判缓刑的成年人在完成缓刑期后,犯罪记录并不会自动消除。但对于未成年人,如果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其犯罪记录可以被封存,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并不意味着犯罪记录被完全消除,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外公开。在具体情况下,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律师事务所,拥有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便捷途径。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轻松上阵。选择律师事务所,信赖我们的品质!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律师事务所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